人物档案
郎咸平,著名经济学家,美国沃顿商学院博士,现任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学讲座教授。
对话背景
作为一向以“毒舌”著名的著名经济学家,郎咸平在其新著《中国经济到了最风险的边沿
》里再次发出预警,是危言耸听、故弄玄虚,还是居安思危、良言逆耳?如此“盛世郎言”,发表者又如何自圆其说?
解决经济问题,功夫在诗外
中国青年报:你的旧书用了一个骇人听闻的书名,咱们知道这是你一向尖锐锋利
的表达体式格局,然而,真实情况真的像你说的那么达观吗?近年来中国在经济上的起飞,在很多人看来已经是不什么争议的事情。
郎咸平:有一些人,尤其有一些官员,从来都是自我感觉良好。我在书中特别强调,咱们应当向美国学习,美国等于靠危机意识强盛起来的。昨天,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,没法用“达观”和“起飞”如许的词来概括,而且,我从来不喜欢用如许简略的概括性语言来描述复杂的经济问题。我不是什么达观主义者,我的本分等于用我的专业知识和思想模式,来发现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。说好话不是我的习惯。昨天,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等于“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”。
中国青年报:你在书中说“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,功夫在诗外”,什么是“诗外功夫”?
郎咸平:经济体制改革没法解决咱们昨天的经济窘境
,“功夫”的确“在诗外”。咱们迫切需要甩掉“当局办市场”的思想,树立包孕反垄断调查、行业合规监管、价钱听证、知识产权保护、预算论证与监视等制度和手腕体系,树立公正自由的商业环境,“管市场”而不是“办市场”。
此外,也要甩掉“当局办社会”的思想,让社会自我管理,实际上,当局没那么多手腕、财力和精力来管理社会。一句话,等于市场的归市场、社会的归社会、当局的归当局。
中国青年报:比来油价虽然迎来了年内的首次下调,可菜价又涨下来了,门路电价也在听证,猪肉价钱更是连年连续平稳回升。在你看来,这些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,将来几年内日用消费品的价钱能否回落?
郎咸平:我在旧书里的观点十分明白:“猪肉价钱告知咱们,真实的通货膨胀正式到来了”。我先给大家解释一个经济学术语,叫做“螺旋式通胀”。食品价钱上涨,老百姓就会不满,工人就会不高兴,就会要求加工资。工资的上涨反过来形成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制造业和农业成本回升,如许的话,生活必需品的价钱肯定又要上涨。了局等于进入新一轮的工资上涨。若是构成
如许的恶性循环,到最后,当局也好,企业也罢,都控制不了了。
当局当然知道通货膨胀失控的可怕,所以改革开放30年来,咱们从来都是当机立断地以牺牲经济增速为代价,全面打压通胀。这30多年来,每次通胀的原因基础都是货币超发。输入型通货膨胀,咱们是阻绝不了的;房租调控不力使得成本回升,咱们也是阻绝不了的。现在,唯一的方法等于控制货币。然而,控制货币能不克不及到达咱们预期的效果很难说,由于它只是此中一个因素而已。
地方当局重投资、重税收的GDP主义不改,就难以解脱通胀难题。别的,千万不要看着通胀落了一点,就又摩拳擦掌放开货币洞口。这就像一个肺炎病人,别以为伤风好了、高烧退了,病就康复
了。
百姓要的不是昨天就得到新房,而是一个“排队预期”
中国青年报:近年来,高房价让老百姓颇有牢骚,当局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,保障房等于此中的一项办法。然而,老百姓还是有很多定见,为何
?
郎咸平:现在全国都在搞保障房“大跃进”,地方当局似乎认为事不宜迟等于盖房。切实,房地产调控的事不宜迟不是盖房而是“排队”。老百姓要的不是昨天就得到新房,而是一个不变的“排队预期”。此外,咱们还要让房地产商有不变的预期,让他们也能安心地“排队”。地方当局必需明白一个基础情理:保障房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政策,不老百姓的介入和讨论,不民意的首肯和批评,怎么做都是错的。
我置信,很多政策都是各路官员和专家们反复讨论出来的了局,可是我认为,老百姓要比这些人聪明。就制度自身来说,网友就指出了婚姻作假、资产转移境外、外地有房产、有房子无房产证等漏洞。住房问题不可能短时期内全部解决掉,那内地是不是应当向香港学习,订定平正的规则,还大家一个公正?规则如何订定,相对不克不及是几个专家在房子里定,而是必需让老百姓介入出去。
中国青年报:近日,有住建部官员透露,国务院已经明白今年要扩大房产税试点。作为调控房价的另一项办法,你怎么看征收房产税对不变房价的作用?
郎咸平:房产税真的能打压房价吗?在美国,征收房产税不是为了打压房价,而是为了让房产贬值,藏富于民。美国征收的房产税一半都给了基层当局用于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,当地的营商环境改良了,地价和房价就会贬值。
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是共同富裕
中国青年报:比来几年,你一直在呐喊“藏富于民”,如何能力做到藏富于民?
郎咸平:我从2007年就起头呐喊“放弃保八,藏富于民”。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等于以人为本、藏富于民和共同富裕。藏富于民与共同富裕,也是我这本旧书《中国经济到了最风险的边沿
》贯串一直的基础精神。我呐喊,咱们的所有改革,包孕需要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、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,都应当贯串这个精神。如何能力实现藏富于民,具体包孕财政上转移支付的手腕、税收的减税体式格局、做实社会保障制度等。
中国青年报:据有关部门透露,收入调配改革方案将于今年下半年出台,你怎么看待中国的收入调配制度改革?
郎咸平:我十分乐见当局意想到调配问题。我要说的是,我其实不看好当局逼着企业给员工涨工资的改革方案。企业的工资是市场能力解决的问题,当局没法解决。若是不顾企业实际情况强行要求企业给员工涨工资,其了局等于大家都不愿意做企业了。我更进展当局能在下列几个方面有所作为:普及老百姓的隐性收入,等于做实社会保障体系和必需的公共品供应;大幅降低企业税收和个人所得税;对小微企业执行免税政策;创造公正的市场环境,增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繁荣等。本报记者 吴晓东
更多精彩报道,尽在https://benacustv.com